这是在市望天坝施工现场拍摄的照片,由于修建舞凤山护坡,施工现场灰尘太大,工人们只能在大烈日下戴着口罩劳作。
艰苦而恶劣的施工环境,他们像灰人一样,手上乃至整个身体都满是泥土。
在嘉陵江四桥上,烈日下光着头的两名“90后”小伙子名叫王发洋和袁明林,他们来自绵阳,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和保养南充这座美丽大桥。为了工作,两名小伙已是两个多月没回家了。
“我们这个行当已不吃香了,只有在城市偶尔用得上我们。”蒲顺发今年62岁,他是一名老石匠,进城务工他最大的快乐就是每天活路安排得满满的,记者见到他正在打磨新建城市道路的路沿。
“一双手套要好几元钱,光着手干活也没得什么。”蒲顺发的手长满了老茧,由于长期劳作,他的双手明显粗糙,手指微微变形。
绿化工为城市梳妆,他们每天在各条大街修枝剪叶,或植树,工作很平凡。市滨江管理公司绿化部部长侯安民说:“我虽然是绿化部部长,但我要亲自干活,带领大家一起才级把事做好。我只是一个临时工,已经打了10多年工了。”
在上中坝生态湿地公园,侯安民带领他手下20多名工人正在为绿地种植花草,湿地公园绿化面积达300多亩,即将迎接省上检查。这里将成为市民在城里又一处休闲的天堂。
在市栖乐山景区,许多精细工程很考手艺,他们虽不是什么专业艺人,但他们把每一个景点的造形,做得逼真,全靠他们用心做事,这就是城里人印象中"粗糙农民工们"少为人知的细腻情怀。
段庭元今年50多岁,他只是市政工程处的一位临时工,每天他的任务就是修补城市道路路沿,每天他在要自己的岗位提着装水泥的桶桶工作8小时以上,每天工资80元左右。
环卫工或许在你上下班的途中都能见到,他们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默默地清扫着这座城市,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如果环卫工人放两天假,大街将是什么样子。为了城市的美丽干净,每天他们起早贪黑。
市北湖公园是南充的名片,这位始终不向记者透露姓名的老人,只顾在干活,不愿与记者多聊。他的工作每天就是荡着小船清扫北湖水面。
市西山风景区三纵三横绿道建设中,大量的水泥因为没有公路必须靠骡马队运送上山,于是山上就有20多人的骡马运输队,他们从山下到山上每天要走10多趟。袁远刚是嘉陵区人,“记者同志请你给我这匹骡子拍个照,它太累了,在山上运输路上摔了两次跟头了。”袁远刚说。
在市西山风景区现场,整个工程有几十万条石头只能靠这样的方式 运上山,这群来自嘉陵区的农民工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称,这是我们打工以来最苦的活,像修万里长城一样。
“我是高坪区佛门乡的村民,为了两个孩子上学,我在城里打工5年,虽然苦但吃得消,特别是看着城市在我们用双手参与建设下越来越美丽,我感到特别的满足。”说这话的是叫周才贵的农民工,已是晚上7时,他还在干活,没有回家。
起早摸黑的环卫工、风吹日晒的建筑工、走入千家万户的清洁工、冒险清洗外墙的“蜘蛛人”……在我们身边每天有大量的农民工在城里打工,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干活很卖力,这是他们的本色。南充这座特大城市,因为他们的守望而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