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渔趣

2014-08-04 00:35:10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是长江上游的支流,贯穿南充全境,是南充人的母亲河,它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南充人。 
初夏,绸都城南的嘉陵江边,交错的树干后面,是清凌凌的江水和远山,江水的清蓝衬着各种钓鱼人的身影。再往前走,人在浓荫下,视野却越来越宽阔,蓝天白云,加上凉风习习,树叶沙沙,好不惬意呀!笔者大致数了一下,光这附近就有二十来个钓鱼人。

春夏之交,生机勃发。每年这个时候,碧水、蓝天、垂钓者,成为嘉陵江边一道特别的风景。

钓鱼,更多的是自得其乐的享受,偶尔的收获是意外惊喜。渔,我所欲也;非鱼,我所欲也。其中一个钓鱼人晃了晃手里的鱼竿,拉起鱼线,告诉笔者:“这是空钩,没有鱼饵的。”说着,他指了指前面的老者和我的来向,“他们都是空钩,只有我摩托车那里的鱼竿是有饵料的。所以,我说那里要是钓上鱼来了,就是鱼太贪吃了。我们钓鱼就是享受个过程,有没有鱼不重要。”

就是这样奋力一甩,鱼线可以甩出几十米远。不停地晃钩、收线、甩竿,这个过程就是锻炼的过程,享受的过程。

在等鱼上钩的过程中,不少钓鱼人三五成堆的或聊天,或抽烟,或交流经验, 那也是很快乐的事。图为大家都来看这个名叫冯吉的小伙子自制的钓钩。

入夏,嘉陵江涨水了,在江边,除了竿钓者,你还能看到附近居民这样用小网捞鱼的方式,这算是江边钓鱼者中别样一景吧。

江边垂钓者中,不乏一些年轻人,或是一对对情侣,他们也算是钓鱼爱好者,但他们更是在体味钓鱼带来的情趣。

长者向小字辈传授江钓经验。垂钓,能增进人与人感情的交流。
工作之余,年轻人们放下平日的繁忙,放下电脑、手机和电视,和长者们在一起,在江风的吹拂下面对面的谈天说地岂不快哉。

“ 起鱼了!”这是钓鱼者最幸福的时刻。慢长等待的一点小着急,在这一瞬间便烟消云散了。

略带金色的嘉陵江鲫鱼,刚从江水里出来,正适应新环境。这样的鲫鱼在嘉陵江边几乎天天有售,因为是天然的鱼,非人工饲养,价格是市场上的两倍。尽管价格偏贵,这些鱼在江边刚钓起时,就会有路人欲购买。但大多闲钓者都不愿出售,都想留着和家人一起享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嘉陵江边,还有不少以打渔为生的人,他们每日上午十点左右和黄昏时收网。嘉陵江,是两岸人的衣食归所。

在靠近江边的菜市场里,也有不少嘉陵江野生鱼供市民购买。不少精通此道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什么鱼是饲养鱼什么鱼是大河鱼。嘉陵江的野生鱼无论是从口感还是营养价值来说都比饲养鱼好很多。嘉陵江边吃着大河鱼长大的南充人,嘴都被这些大河鱼养刁了。

在嘉陵江边的蓬安周子古镇还有一种美食——特色干鱼。人们把从江里捕的鱼做成鱼干,长期保存,既美味也可远途捎带 。捎带的不仅仅是鱼,还有嘉陵江的人情水情,那份浓浓的故乡情。

返回顶部
苏ICP备130578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