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6日,又一批志愿者加入到南充山地救援队当中,并展开了今年首次10公里徒步转移伤员的训练。进入雨季,除了官方救援力量,南充的民间救援队伍同样进入紧张的“随时待命”状态。山地救援队遵从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由热爱公益事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从事山地搜救、气象、地震、房屋建设架构的专业人士及医护人员等志愿人士组成。南充山地救援队至今已数次参加国内重要灾害救援。
由山地救援队、水上救援队、SGDR(特别紧急灾难救助队)、心理援助队和应急通信队组成的“南充市红十字救援队”,属于南充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也是四川省山地救援总队负责川东北区域(南充、达州、遂宁、广安、广元、巴中)救援任务的救援支队。目前,“南充市红十字救援队”队伍有队员约350人。救援队的成立填补了川东北民间技术救援的空白。从2009年成立,这支队伍已发展成拥有广泛群众基础,全国知名的民间救援队伍。
生死之“扣”,“救”在身边。山地救援队在转运伤员的过程中每个绳扣都关系着救援者和被救援者的生命。救援队员利用“绳桥摆渡技术”将“受伤群众”从悬崖上转移。
山地救援队中也不乏女队员。她们在“冲锋陷阵”的同时,也用女性的温柔,带给伤员关怀。
水上救援队新老队员在嘉陵江高坪岸举行了2014年嘉陵江巡航救援启动仪式。从6月22日起,水上救援队志愿者分成5-8人的小组,每天下午16时至20时,在上中坝嘉陵江大桥和下中坝嘉陵江大桥之间的嘉陵江流域,开始对江面和沿江两岸展开常态化的巡逻。此外,为了提高救援效率冲锋舟、水上摩托等设备也正式“上岗”起航。
通过一年多的发展,水上救援队的队员人数已壮大到98名,而且在巡逻和救援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全部由队员们“自掏腰包”。据统计,水上救援队自2013年成立以来,将水上救援工作常态化,仅成立当年就成功挽救回16条生命,为嘉陵江城区段默默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夕阳下,水上救援志愿者驾驶冲锋舟在嘉陵江面上巡逻。
每次救援任务中,通信联系着各协作部门的动向,更关系着被救援对象和救援队员的人身安全。
由于一些救援任务的特殊性,顺庆公安特警大队也和山地救援队开展了协同作战。
由于南充民间救援队伍表现突出,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2012年1月,李连杰为山地救援队队长陈丹颁发2011壹基金“民间救灾奖”。
救援知识进农村。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顺庆区大林乡饶家墙村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和急救知识培训,为当地村民上演了一堂生动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课程。
救援知识进校园。山地救援队在高坪区斑竹小学开展了“学生(儿童)灾害教育游园会”。活动中,志愿者带领小学以闯关游戏的形式,经历了泥石流逃生、火海逃生、制作担架、自我保护、遇险求救五个关卡,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并认识身边的灾害,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
2012年9月,山地救援队在云南彝良地震灾区,开展救灾行动。从组建至今,山地救援队参加2010年青海玉树、2013年四川芦山、甘肃岷县漳县地震,2011年甘肃舟曲、2013年四川都江堰、汶川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救援工作。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去哪里,他们以自身的行动告诉大家他们“救”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