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盛世

2014-08-03 23:38:57

       舞龙俗称“耍龙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做出各种动作,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每逢喜庆节日,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播影视体育局主办的2014年南充市“龙腾盛世”舞龙比赛在市西山广场隆重举行。本次舞龙比赛共有我市各县(市、区)12支舞龙队参加。

        顺庆东南桥头龙狮队,是一支由中老年人组成的龙狮队,其中两只狮子和耍绣球的全部是由女人来完成,两头狮子在彩龙前表演,舞龙的人中间有男有女,正如俗话说的那样“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龙狮在宽敞的西山广场表演显然能尽情狂舞。

        嘉陵火花夕阳红舞龙队舞龙人也是男女混合搭配,前面耍球的人功夫了得,上场以后,先来几个鲤鱼打挺的武打招式,立马让观众刮目相看,舞龙人和耍球人配合默契,看点突出。

        高坪区舞龙代表队也是一支有两条巨龙和两只雄狮组成的龙狮队,这支舞龙队舞龙人红色的服装,金色的彩龙,两条巨龙在西山广场来回奔跑穿梭,虽然他们没有90后舞龙人那么多跳跃、翻滚、叠罗汉的动作,但是整个舞龙动作编排大气磅礴。

        锣鼓队为舞龙比赛敲锣打鼓助阵。每支舞龙队都有他们的锣鼓队,有的锣鼓队不仅有锣鼓、镲、有的还有锁呐,特别是一些锣鼓队身穿盛装,敲锣打鼓,成为舞龙大赛的一道景观。

        据《西充县志》记载,西充降龙板凳龙于明末清初随湖北麻城孝感移民入川,后流传至祥龙乡,迄今已有17代传人。而祥龙乡的命名也与板凳龙的兴起有关。板凳龙每节龙身铁链的两端处安装上轴承,因此舞起来比较灵活,在舞龙中穿插有滚、穿、腾、快舞等高难度的技巧,目前已参与了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

        阆中稻草龙。据阆中县志记载:这种草龙起于唐朝,每年农历三月,以阆中保宁镇为中心的农民用稻草扎制草龙,这种稻草龙分一公一母,母草龙由女人来耍,公龙则由男人来舞动,舞龙的人脚穿草鞋,用棕叶、草藤编制的帽子,舞龙人打着绑腿,他们在田间地头耍龙,一些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从田间舀水,向草龙身上喷洒,成为当地祈福求雨的一种民俗。

        阆中洪山板凳龙舞龙队也具有特色,洪山板凳龙小巧玲珑,这种龙舞起来有滚龙抱柱、奎星点头、龙退壳等10多套动作。

        舞龙人金黄色的服装和金黄色的巨龙让人们想起现在一句流行用语“土豪金”,过年过节这种“土豪金”让人感觉十分喜庆。

        今年元宵节舞龙大赛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90后的新生代年轻人舞起龙来,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舞龙动作和把式,这些年轻的舞龙人,不仅身穿彩色的紧身服,还将头发染得五彩缤纷,从穿着打扮上就引人注目,舞起龙来精力充沛,生龙活虎。

        在舞龙的比赛中,90后舞龙人除了传统的舞龙动作以外,还结合了不少杂技、舞蹈、武术地躺功夫和筋斗等动作和套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他们较好的体力也为他们的舞龙表演增加不少看点。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的欣赏水品的提高,传统的舞龙久把式已经逐渐被现在的舞龙比赛所取代,现在舞龙比赛只是一个载体,舞龙者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添加现代的表演形式,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舞龙大赛现场挤满了来观看的男女老少,各个舞龙代表队精彩的舞龙表演,赢得到场观看市民热情的掌声和尖叫声。



返回顶部
苏ICP备130578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