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在现代社会已不多见,各种大型交通运输工具早已取代人挑马驮,但是在那些崎岖山地搞建设,大型交通运输工具却无法施展,马帮这种原始传统的运载工具还发挥着它的作用。像这条山路,就是马帮驮运货物由马蹄踏出来的一条“马路”。
市西山风景区前山片区首期绿道建设工地上,有一个19匹马、19名赶马人的马帮队,他们每天在西山风景区拉运沙石、砖头等建筑材料,起早贪黑赶马、上货,每匹马每天可为主人挣320元。
“老马识途”,马通人性。马帮说这些马很温顺也很听话,马帮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驮运货物,只要主人带着它走一次,下一次只听主人一声“走”的指令,这些马自己就会驮着货物到达目的地。
家住嘉陵区木老乡的文德斌和安三妹是4对马帮夫妻之一,安三妹说她与丈夫一起赶了4年多的马了,老公到哪赶马她就一起出去,相互有个照应。
到达目的地,为马卸货是一个技术活儿,主人给马卸货时必须用双手同时打开马背上的货箱底盖,如果配合不好,马就要“担边”、“伤力”。
马在假寐状态下是站着睡觉的。但是每当干完了活,马主人给它取下马鞍以后休息时,马会在地上打几个滚,松弛一下筋骨和肌肉,权当给自己做“保健”。
马是马帮的营生工具也是他们朝夕相处的重要伙伴,他们必须好好照顾它们,这匹马马背上有点擦伤,马主人便将一条新麻袋在马背伤口处挖了个小孔,精心呵护,不能再让它添新伤。
女马帮李国琼说,他们是生活在一个工棚内的马帮“大家庭”,没有专职厨师,生活AA制,大家把钱凑在一起,每天抽人做饭,当天她有空,就给大伙招呼了一声,回到工棚,起灶做饭,大家对饭菜的味道都不挑剔,“厨师”做啥吃啥,只要饭菜干净卫生就行。
马是一日三餐。早餐、午餐喂玉米和稻谷等干粮,晚上吃草。马帮说,马白天干活费力气必须吃干粮,一匹马每天要吃10多斤干粮,一个月大约要吃600元左右的粮食。趁着还在做饭的空隙,得先给马吃饱才行。
马帮伙食费是实行的“AA制”,喝酒就得自己掏钱,大多数马帮们中午吃饭不喝酒,马帮王宗春一天两顿酒,他说,几十年的习惯了,改不了,自斟自饮,自得其乐。
工棚内没有餐桌,进餐时,各自端着碗,坐在“床”前,有说有笑,吃的津津有味。干了一天的活,难得的空闲时间,幸福的笑容在每一个人脸上绽放。